SG胜游·[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国际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高峰论坛在渝召开
  • 发布日期:2023-04-06 14:00:48
  • 浏览量:0
  • 来源:灌浆料网
  
 \

    9月20日,“国际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高峰论坛暨茅以升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大会”在山城重庆隆重开幕。论坛以“桥梁与隧道工程的现在与将来”为主题,以“探索、创新、发展”为宗旨,为国内外桥梁和隧道领域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优良平台。

    大会由**工程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外国专家局和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是国内土木工程界的一次盛会。

\

    大会由国家原铁道部副部长、铁道学会理事长、**工程院院士孙永福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工程院院长周济,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凌月明,**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以及来自国内外桥隧方面的专家与代表400余人出席大会。

    大会开幕之际,恰逢**现代桥梁工程的奠基人,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茅以升先生诞辰115周年,为了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大会缅怀了茅以升先生伟大的一生;回顾了基金会成立20周年的光辉业绩;举行了“第20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颁奖授牌仪式,“小桥工程”慈善项目启动仪式等系列活动。

 \

    大会在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大会首先宣读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院士发来的贺电;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凌月明、**工程院院长周济、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主任王志珍、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基金会副主任凤懋润同志分别为大会致辞。大会号召SG胜游·[中国大陆]官方网站要继续弘扬茅以升先生爱国、科学、奋斗、奉献的伟大精神,在祖国的江河上架设更多精美绝伦的人间彩虹。

    论坛期间,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John W. Fisher、A. H-S. Ang、John M. Kulicki、林元培、秦顺全、王景全、邓文中、郑皆连、杨秀敏、周丰峻、郑颖人、卢耀如、王梦恕等众多国内外桥隧院士和知名的专家学者还将齐聚一堂,就跨海桥梁、隧道修建技术,结构的耐久性、抗风抗震技术、快速施工技术等工程技术问题及桥隧发展的未来与展望进行深入研探,将对加强**与世界桥隧技术的交流,促进我国桥隧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茅以升先生是我国现代桥梁工程的奠基人,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74年前,他在钱塘江上建起了**座由**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开创了现代**桥梁工程的新纪元。他先后担任5所大学的校长、教授,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土木工程人才,**一些著名桥梁的设计建造者都曾师从于他。他曾经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工程教育中,他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于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为推动**桥隧工程技术乃至整个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1991年,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由茅以升生前担任过职务的十余个单位发起并捐资成立。其委员单位包括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九三学社中央、铁道部、交通运输部、住建部、水利部、**科协等近百个部委和单位。基金会创建二十年来,曾受到江泽民、温家宝、王兆国、韩启德、路甬祥、徐匡迪、李岚清、雷洁琼、吴阶平、钱伟长、宋健、朱光亚、钱正英、周光召、王志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与支持及中央有关部委的表彰,得到社会有关方面的认同和赞誉。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纪念茅以升先生一生为我国工程建设以及科研教育的贡献并继承其未竟事业,支持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普教育、成果奖励等,促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繁荣,促进科技后备人才的成长”为宗旨,为我国桥梁建设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将在贯彻党中央关于科教兴国、人才战略和自主创新等精神中继续奋进、再创辉煌。

    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简介

    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是为纪念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奠基人、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茅以升先生,由他生前担任过职务的十余家单位发起并捐资于1991年成立的。委员单位包括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九三学社中央、铁道部、交通运输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科协等近百个部委和单位。基金会的宗旨:纪念茅以升先生一生为我国工程建设以及科研教育作出的贡献;继承和拓展其未竟的事业;支持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普教育、成果奖励等;促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繁荣,促进科技后备人才的成长。

    基金会成立20年来,每年均组织评选奖励活动。所设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是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的科技奖励项目,该项目包括:桥梁大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等12个奖项,已奖励1900余名取得杰出成就的工程技术人员、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学生。其中,桥梁大桥与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已成为业内公认的个人**高荣誉奖。基金会积极宣传茅以升先生的光辉业绩、传播感受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广泛组织了数十次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如每年定期开展的海峡两岸土木工程合作交流活动、21世纪桥梁技术发展论坛、中美桥梁技术交流会——**主题年活动、桥梁与都市国际论坛•重庆2009和台湾海峡通道工程学术研讨会等;大力开展科普活动,举办“茅以升生平事迹展览”、“桥梁知识与**桥梁建设成就展览”等,编辑出版《茅以升科技文选》、《茅以升桥话》等;探索弘扬茅以升工程教育思想,促进成立“茅以升桥梁研究所”、创办“茅以升中学”、“茅以升实验学校”、推动多所大学设立土木工程专业的“茅以升班”。基金会为我国的工程建设、人才培养、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基金会创建20年来,曾受到江泽民、温家宝、李岚清、王兆国、韩启德、路甬祥、王志珍、雷洁琼、吴阶平、周光召、钱伟长、宋健、朱光亚、钱正英、徐匡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并获得国家有关部委的表彰与奖励,得到社会有关方面的认同和赞誉。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将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中,为我国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自主创新”等科学发展战略努力奋斗、再创辉煌。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评选情况简介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成立以来,始终把奖励在科技教育事业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人才做为首要任务。基金会所设立的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是由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的依靠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项目。这个奖项包括桥梁大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铁道工程师奖、工程教育学生奖等十余个奖项。20年来,先后奖励获奖人员1900余人。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为了确保评选质量,在评审工作中,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奖项均设立了具有权威性的专家评审委员会。每位获奖者都经过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后遴选出来,具有高质量、高水平。

    在基金会所设奖项中,桥梁大奖和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已成为我国土木工程界公认的**高个人荣誉奖。从1992年开始,已评选了20届、有28人获得大奖,他们都是在我国桥梁及土力学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顶尖专家,如本次荣获2010年度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的郦能惠先生就是土木工程界的杰出代表。2010年度基金会评选了10个奖项,237人获奖。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北到黑龙江、南到广东省、西到新疆、东到沿海省市,覆盖了铁路、公路、桥梁界的一线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理工农医、科研院所的优秀科研人员;高等院校重点中学的优秀学子。他们都是在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佼佼者,均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和个人荣誉。

    基金会的奖励工作已扩大到香港、美国等地。茅以升先生曾在美国就读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2007年设立了“茅以升博士学术卓越奖学金”,美联社做了宣传报道。在美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得到了参选单位的高度重视,特别受到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和社会的赞誉和认同,相信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在社会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会越办越好。

    贺电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名誉主任 钱正英

    国际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高峰论坛暨茅以升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大会:

    值此高峰论坛与纪念大会召开之际,谨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向与会的桥隧工程专家和各方面人士表示诚挚的问候。

    本次国际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高峰论坛是土木工程界的一次盛会。我祝愿本次论坛在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创新方面取得学术突破,为土木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做出积极贡献。茅以升先生是享誉中外的土木工程大师,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希望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继承茅以升先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为把我国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应有贡献。

    “小桥工程”活动简介

    大会启动了“小桥工程”慈善项目,这项创举将在政府无暇顾及的区域,力所能及地为西部贫困山区百姓、孩童解决出行难题。它是一座连心桥、助学桥、公益桥,它创造性地拓展了交通运输部的“渡改桥”、“农村公路桥梁新改建”项目的内涵。小桥虽小,却承载着许多厚望与使命;小桥不长,但能延伸出更加深远的价值。

    2010 年 5 月,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主办了“茅以升先生工程教育思想座谈会”,来自**科技馆及天津大学、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研讨茅以升工程教育思想对当今高校工程教育制度的指导意义。茅玉麟在会上积极推荐小桥工程,得到 6 所大学积极响应,大家希望赶快把学生组织起来参与实践。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辛克贵教授主动请缨,希望能够配合基金会完成**座小桥的建设。结合学院新材料应用小桥课题,他们决定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应用在小桥取材上,既达到了课题实验的目的,又节省了小桥建设经费,可谓一举两得。

    1920 年,茅以升留学归国后,曾在教育界工作二十余年,他始创了启发式教育法,提出了立志励学、工科大学理论联系实际,“先习而后学,边习边学”、“科研、教学和生产相结合”、专精广博、科学普及等一系列观点。

    在茅以升主持钱塘江大桥建造的时候,每年暑假,茅以升都要致函大学,招收几十名大三、大四学生到大桥建设工地实习。后来在大桥实习过的学生,担任了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总设计师。

    “小桥工程”正是践行茅老教育理念的一个项目。参加设计小桥的学生们大多是大四学生或是研究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在设计建造简易人行桥的时候,他们的知识也有了用武之地。

    大会更多详情,请关注**桥梁网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