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行业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
向前,是信贷政策收紧,中央整治地方融资平台。
向后,是经济刺激政策下的天量贷款。
居中,是资金链断裂风险下的左右突围。
兼具基础设施建设与拉动经济增长双重属性,高速公路项目自1998年以来一直深受政府宠爱。为此,各地方政府不惜突破规划,过度负债经营。
2008年以来的天量信贷,使得这种政府主导、银行输血的投资模式登峰造极。项目建设大跃进之下,局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已超出实际需求,变身为套取银行贷款的质押品。
高速公路有没有必要建得那么快?
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专家给出的答案是:超前。
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统贷统还、以丰补歉”等政策,足以保障此信贷链条的完整性。
高速公路项目以其前期融资高杠杆率、后期收益稳定性,已成为地方融资平台耀眼的“吸金机器”。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据国家审计署报告,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债务余额已逾万亿元。
项目修建突破规划、政府投资效率低下、引资修路出现烂尾、“以贷还贷”模式难以接续、债务问题集中暴露——宛如“多米诺”骨牌,宏观经济形势骤变的一触即发,导致一直被掩盖的投资大跃进下种种风险开始显现。
此种情况下,高速公路何为?
平衡特殊公共品的公益属性与商业属性,约束地方投资冲动,改变借其拉动区域经济功能,都是题中之义。
高速公路,减速在即。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