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云南提出大通道建设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修路架桥,群众的出行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而在国家实施的桥头堡建设战略中,云南交通人更是勇于担当,全力推进交通建设,成为桥头堡建设的先行官,这是记者在10月27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构筑国际大通道,引领沿边大开放》新闻发布会上的感受。
云南交通再转身
初具大通道雏形
自古以来,云南就是我国从陆上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交往的桥梁和纽带,从秦汉时期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到二战时的滇缅公路、驼峰航线、史迪威公路,云南一直处于交通的前沿。新**成立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云南对外开放通道几乎陷于封闭状态,从前沿退居到了末梢。
然而,云南经济的发展却“逼迫”云南交通必须从末梢调头转身成交通前沿。从1980年至1990年,云南的边境贸易,尤其是中缅边境小额贸易逐步恢复,至1990年初步形成了地方政府间贸易、边境贸易、边民互市等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边境贸易发展格局。1990年至1999年,国务院批准昆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批准畹町、瑞丽、河口为边境开放城市并设立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再不发展交通,交通将成为制约云南发展的瓶颈。1999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云南建成**连接东南亚、南亚大通道,逐步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2000年以来,云南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通路、通电、通商、通关”进程,积极参与对外经济合作,云南由改革开放的末端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重要前沿阵地。云南交通必须大转身,从末梢变成前沿。
新闻发布会说,通过10年的努力,云南建设**连接东南亚、南亚大通道初具雏形。
到2010年底,云南省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量初具规模,“出省出境”骨架综合交通网初步形成,“七出省四出境”公路通道基本实现高等级化,公路通车里程20.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2630公里,居西部前列。目前,通往越南、老挝、缅甸和经老挝到泰国高等级公路已建成,通往边境地区的陆上通道已基本形成。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杨延用自身的亲身感受说:10年前,从云南的省会城市昆明到边境城市或者出省一般都要2至3天,现在一天就可到达。云南交通不仅“大动脉”通了,“毛细血管”也通了,农村公路建设成为亮点,乡镇公路路面硬化和建制村通公路比重分别达90%和98%,目前**还没有通硬化路的独龙江公路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将于明年12月完工通车,到时,云南全省乡镇都通将硬化公路。
公路建设给云南的交通注入了活力,目前,云南农村客运班线达3441条,客车2.7万辆,日发班车4.9万班,如果说公路是血管,各种车辆就是血液,促进了客货的快速流动。在客运发展中,云南推行丘北模式,实行“路站运管安”一体化,有的地区针对农村客运特点开通了赶集车,客车开进了村村寨寨,农民群众出行便利了。“现在SG胜游·[中国大陆]官方网站克木人村的懒人少了,家家都想生活得更好一些。”坐在自家干栏式建筑的小卖部前,少数民族克木人村寨云南省勐腊县勐伴镇卡咪村村民依叫说。而在过去,大部分村民只想填饱肚子就行。这一切变化,源于卡咪村通往外界的公路比原来好走多了,从镇政府到卡咪村有12.8公里,原来是颠簸土路,现在已经改造成弹石路,车程从过去的40多分钟缩短到现在的20多分钟。
云南河流众多,在大通道建设中,云南加快航道建设,澜沧江—湄公河跨国航运已全面建成澜沧江五级航道体系,通航时间由过去的半年提升到基本可实现全年通航,内河通航里程达3109公里,其中四级航通365公里,五级航道179公里,水富港建成云南首个千吨级泊位,成为万里长江**港。航运在运输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交通在桥头堡建设中,既是桥头堡建设的一部分,又是桥头堡建设的基础,交通只有先行,桥头堡建设才可能大刀阔斧。在“十二五”期间,云南提出要推进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六化”即骨架路网高速化、国省干线高等化、农村公路通畅化、水运发展现代化、交通服务均等化、系统管理一体化。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州市通高速路,县县通二级路,县乡通沥青路,乡村通硬化路的四通目标,力争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000亿元,重点实施大通道高速公路中的断头路以及连接省际、州市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力争新开工3000公里二级公路建设;力争全省公路里程达22.3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6万公里,全省县县通高等级公路,基本建设有效覆盖全省的高等级干线公路网。力争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8.6万公里,全省内河航道里程达4000公里。初步形成“连通内外、覆盖城乡、功能配套、服务高效、运转顺畅、安全环保”的综合运输体系,满足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桥头堡建设的需要。